【编者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沿黄各省区发挥各自区位优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取得明显发展成效。山东省已建成27个外迁社区、28个新建村台社区、33.9公里护城堤,60万滩区群众的“安居梦”基本实现。齐河县是德州市唯一的沿黄县,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任务。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近年来,山东齐河县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资源,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有力推动了文化旅游、绿色农业等产业加速发展。
时代价值——黄河文化博物馆群
黄河文化与时代精神交相辉映,开创文化传承新境界。在齐河的黄河之滨,一个博物馆群正在悄然崛起。千百年间,古建筑的文化烙印始终镌刻在华夏儿女的生活中,留下了诸多的传世之作。
齐河黄河文化博物馆群
博物馆群将历朝历代的传统经典建筑进行古迹复原,将二十个不同文化主题的博物馆融入古典园林建筑中,在形态上集中国古典园林建设于一体,在建筑上体现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特色,在馆藏上展现了人文自然艺术精华。
博物馆的一砖一瓦,雕梁画栋,无不展现强烈的文化和艺术风采。该项目由山东省坤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博物馆群仅基建投资就达120亿元,由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王贵祥教授及其团队历经8年规划设计,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采用宏大山水格局,主要建设书画、根雕、矿石、翡翠等20个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艺术博物馆群。
目前,状元进士墨宝斋、书画艺术馆、齐鲁书院、根雕博物馆、地矿博物馆、紫檀博物馆、珍宝馆等7个馆已具备展示条件,沉香木展馆、玉雕艺术馆及东城墙、城门外墙正在装饰装修,黄河文化博物馆、坤宁宝塔珍藏馆、翡翠水晶展览馆等9个馆正在进行主体建设。
2020年,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列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首批入库项目”。同时,该项目也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项目”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目”。
天然氧吧——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
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洪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黄河国际生态城最南端,黄河国际生态城前身为1971年成立的黄河北展滞洪区,生态原始,水质清纯,富有“黄河水乡”之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黄河水乡湿地公园建成面积1.5万亩,充分利用原始地形地貌,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打造了多岛、多水、多田的自然景观,科学划定了生态保育区、科普宣教区、管理服务区、合理利用区四大功能分区。
为进一步擦亮生态环境这张金字招牌,近年来,齐河按照“三分之一的水,三分之一的绿、三分之一的建设”的标准,高标准实施了1300公顷的景观绿化提升工程,保护安德湖、玉带湖、湿地等各种水面3万余亩,生态效益的宽度和广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作为国家级湿地公园,齐河黄河水乡国家湿地公园突出生态主题,依托水、花、鸟、草、林等优良原生资源,最大限度地恢复湿地生态风貌,整个湿地各类动植物达到300余种,呈现出良好的生态自然景观,2019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林草局验收组验收,荣获国家级湿地公园称号。
藏粮于技——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齐河作为全省4个超级产粮大县之一,主动把握粮食生产主动权,着力提升粮食产业链发展水平,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并举全县之力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中心于2021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建成协同育种中心、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中心、粮食烘干仓储等3大功能区,与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山东金来种业公司等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协同育种、食品营养、农产品深加工研发。
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解决农业主体综合性、个性化、一站式服务的承接平台,中心位于3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吨半粮)示范区,总建筑面积4.16万平方米,集农业大数据、小麦玉米育种、食品营养研发、农产品检验监测、农产品品牌运营、人才培训、社会化服务、产业园运营管理、教育研学、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今年5月全面建成运营后,将为30万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吨半粮)示范区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全要素的物资保障、全链条的产业服务,辐射带动全县8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小麦、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加快齐河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步伐。
80万亩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区
齐力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是该中心的一个重要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提供粮食“耕、种、管、防、收、供、销”全程社会化服务,现有农机设备800台套,托管、半托管面积8万亩,年均植保作业面积80万亩次,涉及河北、河南、江苏、安徽4省的11个县市,提供一年四季不间断服务,形成了立足齐河、服务黄淮海的格局,实现了由单一环节经营向全程化全要素经营延伸、由服务齐河向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扩展。(文:杜燕 图由齐河县委宣传部提供)